15. 真心關愛他人的靈魂

經文:《 腓立比書三章17節~四章1節》
弟兄們,你們要一同效法我,也當留意看那些照我們榜樣行的人。因為有許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敵。我屢次告訴你們,現在又流淚地告訴你們: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;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。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,專以地上的事為念。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,並且等候救主,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。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,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,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。我所親愛、所想念的弟兄們,你們就是我的喜樂,我的冠冕。我親愛的弟兄,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。

我們看過婚禮上新娘和母親流下眼淚,也看過母親流著淚鞭打親兒,有人道別時相擁哭泣,有人得獎時激動含笑流淚,在生死相隔的場面,放聲大哭更是常見。流淚不只是表達當下的情緒,也是一種表達對人事物的感情之方式;但若有人為了我們而哭泣流淚,你會希望那是喜極而泣的眼淚?還是難過擔憂的眼淚?或是為我們感到悔恨遺憾的眼淚?

保羅曾為腓立比教會信徒流淚勸說,也曾對哥林多教會信徒流下痛苦的眼淚;他心痛的勸勉和禱告是來自他對弟兄姊妹的愛。保羅的眼淚中,情感多過情緒,他的心痛是因為有人迷失;他心急如焚,甚願那些尚未沉迷於錯誤信仰的人回頭、警醒,莫被世俗所影響,而忘了自己一心等候的救主;他呼籲大家堅忍為主作工,效法那些為主殉道、盡力盡心燃燒自己的信徒們,好叫盼望到來的那一天能夠同享上帝的賞賜。

曾有人問及福音機構救世軍(The Salvation Army)創辦人卜威廉將軍,什麼是最有效的傳福音方式?他說:「嘗試用眼淚吧!」若對他人的靈魂沒有如此深入的關愛,傳福音是不會有深遠的功效。這也正是保羅的宣教方式,不只用行動,也用熱切關愛世人靈魂的真心。

我相信,這世上仍有人在我們背後默默為我們的靈魂流淚;不過,我們都不會希望那些關愛我們的人所流的是失望的眼淚,而是盼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驕傲,讓人為我們流下喜極而泣的眼淚。

默想:
你的信仰與表現,常讓別人感到欣慰或是失望?你是否真心的關心其他人的靈魂?

祈禱:
主耶穌曾為世人流下眼淚,表達了對世人的愛,當祢的救贖和憐愛人的呼召進入我心時,求使我的心不再剛硬;並求祢讓我和眾聖徒一樣,真心傳福音,作福音的種子。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。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14. 風雨中的寧靜

經文:《 以賽亞書廿五章1~5節》
1耶和華啊,你是我的神;我要尊崇你,我要稱讚你的名。因為你以忠信誠實行過奇妙的,
成就你古時所定的。
2你使城變為亂堆,使堅固城變為荒場,使外邦人宮殿的城不再為城,永遠不再建造。
3所以,剛強的民必榮耀你;強暴之國的城必敬畏你。
4因為當強暴人催逼人的時候,如同暴風直吹牆壁,你就作貧窮人的保障,作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,作躲暴風之處,作避炎熱的陰涼。
5你要壓制外邦人的喧嘩,好像乾燥地的熱氣下落;禁止強暴人的凱歌,好像熱氣被雲影消化。

還記不記得當強烈颱風來襲時,一陣驚人的狂風暴雨後,風雨皆止的那種寧靜?對以色列人而言,投靠上帝的感覺就如同享受寧靜安穩,甚至,還如同炎夏中的冰淇淋,令受太陽炎烤的人,身心暫得舒暢。

以賽亞書五章1~5節是一首頌讚的詩歌,若這首詩歌是向著一群生活無風無浪的會眾高唱,這首詩歌就會令人感到索然無味。這首讚歌之所以能讓人感覺投靠上帝就如同享受風雨中的寧靜安穩,是因為這是以色列人處於社會的翻騰、混亂、墮落、失望、處處身陷危機的時期的結晶。他們在極度不安的處境裡,宣認與上主一對一的信任關係,高唱對上主的期待,頓時為他們枯乾焦燥的生命帶來寧靜。不過,這些以色列人當時所經歷的時空背景,我們必須從廿四章開始讀起,從經文中可看出當時以色列人崩潰的社會的荒涼、慘澹的景況,「逃過恐怖的人會跌入陷阱;爬出陷阱的人會被羅網套住。……世界因罪而墮落,崩潰,破碎,永遠不能再站起來。」

先知的讚歌歌頌上帝的大能(1節)、權柄(2節)、崇高與仁慈(3 ~5節),在經歷天崩地裂的社會風暴令人無力逃脫時,憑藉著對上帝的信任,以色列人找到了風雨中的寧靜,以色列人已無須等候風暴過去,在風暴中,上主的能力已經在絕處活現出來,也使得這首詩歌不只是一首被吟唱的歌,而是信心的宣告,是黑暗中的一道明光,強烈的穩定人心。

默想:
沉重的工作、人際關係的困境、經濟的風暴、悲觀的未來……,你是否已完全將自己置於上帝手中,並已得著風雨中的寧靜?

祈禱:
上主啊,在這世上除祢以外,再無別神可以救我們脫離這處處充滿陷阱和詭詐的世界,願祢常在我們的敵人面前為我們擺設筵席,雖處風雨之中仍能自在安穩。奉主的名,阿們。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13. 讚美的力量

經文:《詩篇 5:3》
耶和華阿,求祢在清晨聽我的聲音;我要一早向你陳明,並且迫切等候。

詩人大衛等候了一段很長的時間,神才兌現承諾使他作王。在那段等候的歲月裡,大衛也常常東躲西藏,因為掃羅王要追趕尋索他的命。但大衛即使在等候中也沒有離棄他對神的信心,反而更為進深。在等候期間的某一刻,大衛發出如此讚美,他說:「我要一早向你陳明,並且迫切等候。」(詩篇 5:3,新譯本)。「迫切等候」這個片語表達了充滿信心的盼望,這並不代表大衛口是心非。在詩篇第五篇稍前的部分,大衛嗟嘆着求主留心聽並顧念他的歎息(詩篇 5:1,新譯本)。然而,在他傾心吐意之後,他轉而專注讚美神是會回應的。當他一讚美,聖靈就以充滿信心的盼望來堅固他的心。那就是讚美的超凡力量。

當你等候神回應你的禱告時,請遵循這個模式。熱切坦誠地向神傾心吐意,然後轉而專注於讚美神。祂會回應的,因為祂應許會回應,作為那位聖潔的神,祂總是會信守承諾。當你持續地讚美神,就算感到祂是沉默時仍是如此,聖靈就會以充滿信心的盼望來堅固你的心。

默想:
你的生命中何處正在等候突破?讚美神的品格可以怎樣在等候中堅固你的盼望?

祈禱:
神啊!我讚美祢因祢善良和聖潔。祢是永遠信守諾言的神。感謝祢,因祢已應許我,若我祈求,祢會回應(馬太福音 7:7)。我讚美祢,因祢素來聽我的聲音,也因為我可以相信祢會信守祢一切應許(詩篇5:3,哥林多後書 1:20)。感謝祢,因為當我今天讚美祢,祢就會使我的心充滿信心的盼望。

資料來源:www.bible.com

12. 神的命令

經文:《 約翰一書3章23~24節》
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,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。遵守 神命令的,就住在神裡面,  神也住在他裡面。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,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。

這兩節聖經是神向人心意的總歸,整本聖經中,可以看到神的心意十分簡單。耶穌在馬可福音12:29裡講到律法的總綱,第一,你們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、愛主你的神,其次就是愛人如己。一個向神,一個向人。

神的命令真的不難明白,無論我們做什麼事,或説話、或行事,常常應當用此作為準則。我們所做的能否榮耀神?能否造就人?凡能夠榮神益人的,就應當去做;凡能帶來虧損的,就要三思而後行。許多時候我們不明白神的旨意,是因自己常有心思意念的摻雜。就像彼得在約帕的樓上禱告,主的靈臨到他,給他看見一個異象:一塊布垂下來,裡面有許多不潔淨的食物,主的命令很簡單:「彼得,宰了喫。」這是再清楚也不過的命令,但對彼得來講卻是「難」。難到一個地步,他要三次對所愛的主說:「主啊,不可。」爲什麼?因爲這與他過去的傳統、觀念、經驗、習慣完全相違背。

 約拿也一樣,當神呼召他去尼尼微傳福音,神連要說什麼都告訴他,只要他在城裡四十天呼喊說:「再過四十天,尼尼微城就要傾覆。」神的命令就是告訴他講這句話,是不是很簡單、很清楚?但對約拿來講,卻是這樣困難,難到一個地步他寧願在魚肚裡三天。因爲尼尼微城是以色列人的仇敵,他不但怕以色列人認爲他是賣國賊,另一方面也不想這些人得救。人的心思意念常摻雜在神的旨意裡,攔阻我們遵行神的旨意。

默想:
你今天的光景如何?你認爲神的命令難尋嗎?還是你自己的心思意念常常攔阻你尋得神的命令?

祈禱:
主,我們再次來到祢面前,求祢鑒察。若在我們的心思意念裡常有摻雜,求聖靈這時光照,讓每位弟兄姊妹認識心中那種缺欠、罪惡、攔阻,讓每個人有願意的心放下這一切,求主的靈親自加添力量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11. 為自己加油

經文:《 詩篇廿七篇》
……上主是我的亮光,我的拯救;我還怕誰呢?上主是我生命的保障;我有什麼好畏懼呢?……

德蘭修女被許多基督徒視為近代靈修及信仰實踐的典範。也許大部分人認為,她能成就如此美好的靈性和工作,是因為常浸浴於上主的明光,並時常與基督有愉悅且美好的靈性交往。德蕾莎修女的確活出上帝的光,但在與神同行的路上,她所經歷的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如此美好。在某次德蘭修女寫給神父的信中,她透露了一個秘密:「請別以為我的屬靈生活像舖滿玫瑰,我在路上可沒見過玫瑰。反之,陪伴我的是『黑暗』。當黑夜更深沉時,我好像會下落地獄,那時我便會將自己奉獻給耶穌。」如此簡短的一句話,劃破了我們以為她是常活在愉快和滿足的靈性裡的想像;在她陳述的字句裡,似乎也讓我們嚐到那黑暗的苦味,但這苦味卻使她在掙扎和忍耐的過程中,更深入於上主的計畫和啟示,讓她品嚐神的恩典,以致於自然展露出無法掩蓋的氣質與智慧,及偉大的生命見證。

詩篇廿七篇的作者在詩中毫不保留的傾訴,他活在對上主堅定的信任裡,但也同時活在隨時就像要落入黑暗般中的恐懼──害怕上帝的發怒,害怕上帝的離棄,害怕上帝不理,害怕遭敵人的攻擊卻等不到上主的搭救。面對這種充滿張力的信仰與生命歷程,詩人給了我們一個方法,常常向自己信心喊話,自己不斷的提醒上帝的信實(1,13~14節),不斷為自己宣告,振奮自己的精神,不要害怕,黑暗雖然仍會來臨,但上主會是永遠的亮光。

默想:
當黑暗也無預警的出現在你的靈性或生命中時,你是否堅強仍然尋找那沉默的上帝?

祈禱:
上帝啊!祢讓我的生命變化萬千,但是我相信無論高峰或低谷,祢都是一路同行的夥伴,黑暗的來臨讓我更渴望光的來到。主!祢是那光,我等候祢。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!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10. 超乎你所預期

經文:《馬可福音 4:35-41》
當那天晚上,耶穌對門徒說:「我們渡到那邊去吧。」 門徒離開眾人,耶穌仍在船上,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;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。 忽然起了暴風,波浪打入船內,甚至船要滿了水。 耶穌在船尾上,枕着枕頭睡覺。門徒叫醒了他,說:「夫子!我們喪命,你不顧嗎?」 耶穌醒了,斥責風,向海說:「住了吧!靜了吧!」風就止住,大大地平靜了。 耶穌對他們說:「為甚麼膽怯?你們還沒有信心嗎?」 他們就大大地懼怕,彼此說:「這到底是誰,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。」

偶然我尋求耶穌的時候,祂容許我不明白的事情發生。祂做事不跟隨我的計劃,或未必容易理解。但是如果耶穌是上帝,祂這麼偉大卻讓你經歷你不明白的事情,必定有原因。祂的權力是無限的,同時祂的智慧和愛也是沒有盡頭。大自然也許對你沒有感覺,但是耶穌對你充滿了不可遏制的愛。如果門徒真的知道耶穌愛他們,如果他們真的明白祂既有大能又有慈愛,那麼他們就不會懼怕了。他們以為耶穌若愛他們就不會讓壞事發生在他們身上,這個前設是錯的,因為祂是上帝——祂比他們更清楚一切。

如果你有位多麼偉大、多麼有能力的上帝,你因為祂不停止你的苦難而生氣,那麼你也有位這麼偉大、這麼有能力的上帝,能夠有莫名其妙的理由讓事情發生。你不能捨短取長。我的老師伊莉莎白‧艾略特以兩句美麗的話這樣說:「上帝就是上帝,而且因為祂是上帝,祂就配得我的敬拜和事奉。我不會在祂的旨意之外尋找安息之處,而祂的旨意必然是無限地、不可測量地、不可言喻地,超越我極力明白祂的想法所得出的意思。」你在風暴的擺佈裏,無法掌握它的力量,它也不會對你友善。唯一安全的地方是在上帝的旨意裏。但是因為祂是上帝而你不是,所以祂的旨意必然地、不可測量地、不可言喻地,超越你極能明白祂的想法所得出的意思。祂安全嗎?「當然祂帶來驚險,誰說過會無驚無險的?但是祂是良善的。祂是君王。」

默想:
你如何能夠在容易擔憂或絕望的環境中,得享基督裏的平安?你生命裏有哪些地方,正在等待着耶穌的幫助?

資料來源:www.bible.com

09. 祂為我們所做的

經文:《 申命記廿六章1~11節》
……10耶和華啊,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。』隨後你要把筐子放在耶和華-你神面前,向耶和華-你的神下拜……

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,是歷世歷代被以色列人所頌揚、傳承的歷史,但這事件的焦點並不是領導人──摩西,亦非上帝的選民──以色列,而是使這一切發生的全能者──耶和華上帝。

在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前,摩西事先交代,當他們進入上帝所應允的土地,必須獻上初熟的各種土產。對過去那些只能靠大自然運行而等待收成的人來說,初熟的土產顯得既珍貴又難得。對以色列人來說,初熟的果子是上帝實現了承諾;欣然獻上初熟的土產,代表他們懂得敬畏真神,並認定唯有上帝配得享有尊榮。

獻初熟土產的儀式,主要精神是為了讓以色列人不忘出埃及事件。這故事從一位流浪的亞蘭人開始,直到一群人受苦至極,全能上帝垂聽呼求,並以大能、神蹟奇事開始了救贖,且應許他們將到達一個物產豐盛的沃土。當時這一切都不可知,但初熟的果子證明了上帝實現祂的應許!以色列人獻土產是為了高舉上帝的作為,說出故事始末則為重新記憶出埃及事件,記念上帝解除以色列人的苦難,以豐盛、不可思議的祝福為結束。

「說出上帝為你們做了什麼?」這個要求也提醒今日的我們,無論我們在世上擁有多少成就、多少可慶賀的功勞,都是上帝的恩賜,不要忘記神為我們所做的,雖然成功的光榮在我們身上,但別忘了我們的「成就」是上帝承諾實現的證明,我們不只要感恩,更要知道是誰成就這一切。

默想:
你一生有什麼成就?如果這算為初熟的果子,你該如何獻給上帝?

祈禱:
神啊!我願將一生成就的光榮都歸於祢,因為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祢的,祢應許我的生命豐盛有餘,祢將繼續成為我生命故事中的唯一主角,願祢繼續在我生命中成為引導者,使我活出美好。奉主的名禱告,阿們。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08. 受傷的時候

經文:《詩篇一百零九篇1~31節》
……主─耶和華啊,求你為你的名恩待我;因你的慈愛美好,求你搭救我!因為我困苦窮乏,內心受傷。我如日影漸漸偏斜而去;我如蝗蟲被抖出來。我因禁食,膝骨軟弱;我身上的肉也漸漸瘦了。我受他們的羞辱,他們看見我便搖頭。耶和華─我的神啊,求你幫助我,照你的慈愛拯救我,使他們知道這是你的手,是你─耶和華所行的事……

我們從第22節看見,這一篇詩篇是詩人在受傷的時候寫的。因此,我們可以藉由這一篇詩篇,來學習如何面對受傷的時候。許多的時候,我們也和詩人一樣,面對有人以謊言、怨恨的話來傷害我們(參2~3節),或是有人對我們「以惡報善,以恨報愛」(5節),而讓我們傷心欲絕!這個時候,我們千萬不要用血氣來反擊那些傷害我們的人,而是應當像詩人一樣,來到主的面前「專心祈禱」(4節)!因為只有主能醫治我們的傷痕,安慰我們的心!

親愛的弟兄姐妹,我們要來到主的面前傾心吐意,把所有的委屈都告訴祂!詩人甚至還把心中的怨恨告訴神!他提出了許多對仇敵的咒詛(參6~20節)。詩人咒詛仇敵,是因為他知道神必定會刑罰惡人,讓惡人認識祂的公義。正如他在第27節作的禱告:「使他們知道這是祢的手,是祢──耶和華所行的事」!

另外,聖經之所以記載這些咒詛詩,目的並不是要我們學習咒詛仇敵,而是要真實地記錄詩人受傷的情感!主教導我們要愛仇敵──只可祝福,不可咒詛(參羅十二14);然而,主也容許我們來到祂的面前傾心吐意,因為祂是我們最知心的朋友!

雖然詩人心裡困苦、受傷,他卻仍然「用口極力稱謝耶和華;……在眾人中讚美祂」(30節)!他以信心宣告──神是「慈愛」的神(21、26節)!親愛的弟兄姐妹,詩人的信心是多麼美麗的見證!但願我們在困苦、受傷的時候,仍然以信心極力稱謝神,而神必要安慰我們,以祂的慈愛拯救我們!

默想:
在你受傷害,受委屈的時候,是否能夠將你內心最真實的感受、想法與神傾訴?為甚麼?

祈禱:
主啊!當我受傷的時候,我要來到祢的面前向祢傾心吐意,而祢必定會安慰我、醫治我!謝謝祢的信實與慈愛,我要以信心極力來稱謝祢!奉主的名求,阿們!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

07. 榮耀的人子

經文:《 啓示錄1章9~20節》
我-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,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、國度、忍耐裏一同有分,為神的道,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,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。10當主日,我被聖靈感動,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,說:11「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,達與以弗所、士每拿、別迦摩、推雅推喇、撒狄、非拉鐵非、老底嘉那七個教會。」12我轉過身來,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;既轉過來,就看見七個金燈臺。13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,身穿長衣,直垂到腳,胸間束著金帶。14他的頭與髮皆白,如白羊毛,如雪;眼目如同火焰;15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;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。16他右手拿著七星,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;面貌如同烈日放光。17我一看見,就仆倒在他腳前,像死了一樣。他用右手按著我,說:「不要懼怕!我是首先的,我是末後的,18又是那存活的;我曾死過,現在又活了,直活到永永遠遠;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。19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,和現在的事,並將來必成的事,都寫出來。20論到你所看見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個金燈臺的奧祕,那七星就是七個教會的使者,七燈臺就是七個教會。」

七教會所在的城市是真實的;約翰被羅馬帝國逼迫下監,也是真實的。那麼,經文中的人子耶穌,也是真實的嗎?「眼目如同火焰」、「從他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」,這樣的耶穌,和我們認識那位抱著小羊羔的溫柔大牧者,真的是同一位嗎?雖然與我們原本的印象有別,但啟示錄中的耶穌,與七教會和羅馬帝國也是同樣真實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天上,在地上,在家裡,在世界所打的,是同一場爭戰;而人子也應該是教人敬懼,賞善罰惡的審判之主。

我們正身處彎曲悖謬的世代,面對這個臥在那惡著手下的世界,充斥荒誕與不公,也許叫不少信徒再難相信聖經所說的公義、仁愛、喜樂。或者,正因為世道歪曲,啟示錄一章的耶穌便不再是一味溫厚,亦不只是關愛憐憫的大牧人,同時也是超越一切,掌管一切的主,是初,也是終!祂可以輕拍我們肩膀,輕聲細語,同時也可以威榮得叫我們仆倒在地。愛我們的主耶穌,原來是我們未悉透的主。也惟有這樣的一位攝人的救主,方可以在亂世帥領我們,讓我們知道真正該敬畏的是誰,而不用被這世代的亂象嚇怕。

默想:
在屬靈爭戰中,啟示錄一章的主,對你有何意義呢?

祈禱:
主,我宣認祢是我的救主,是世界的主,是歷史的主。求祢打開我的眼睛,叫我知道身處的怎樣的一場爭戰,叫我知道怎樣為祢爭戰。我或有疑惑,或有膽怯,求主耶穌額外施恩,叫我在種種亂象面前,認得出祢;叫我單單敬拜祢,跟隨祢。

資料來源:節錄及參考自《 啓示錄的終末日常》,再經整理。

06. 亞伯拉罕的忍耐

經文:《 希伯來書6章13~15節》
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,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,就指著自己起誓,說:「論福,我必賜大福給你;論子孫,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。」這樣,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,就得了所應許的。

在屬靈的道路上,神常讓我們學習忍耐的功課。當我作婚前輔導時,讀到一本如何解決夫妻間衝突的書,提到當夫妻面對困難時該怎麼辦;書上說要忍耐,這是非常重要的屬靈原則。我結婚多年,神那天忽然讓我看見這些年祂在我身上的改變。初來美國時,我很年輕,血氣方剛,常與妻子爭執。有了孩子後,也常憑自己的血氣管教,多年後各方面被神磨練,才比較懂得怎樣作父親和丈夫。「忍耐」是神工作的方式,雖然我們很希望禱告的事,神現在就成就,但祂常透過時間磨練我們。我在小組分享這點時,很多妻子說,為什麼先生很難對太太的需要敏感?為什麼一定等到年紀大了,才開始敏銳於太太和孩子的需要?我也很難有正確答案,只能說大概神要讓我們學習忍耐的功課吧!

亞伯拉罕因恆久忍耐,就得了所應許的;常常我們雖忍耐,在其中卻充滿埋怨。亞伯拉罕不是如此,當他心中有了應許後,就心存盼望。在忍耐的過程中,不要埋怨,因為埋怨不會幫助我們,反而使我們的心苦澀,甚至遠離神。在忍耐的過程中應當學習禱告,禱告就是讓神來工作。我們也相信神能工作,特別當面對苦難的環境時,讓我們的心靠近主。神喜歡做恢復的工作,祂看重的不是外面環境的恢復,而是內心的恢復;神渴望我們完全歸向祂,所以應當學習忍耐的功課。

同樣,在每天生活中,也需學習恆久忍耐,不要半途而廢。我們要忍耐,直到得到春雨秋雨,這是雅各書所說的,因忍耐得到一切屬靈的恩典。求主幫助我們,無論在生命中遇到怎樣的難處,單單仰望神,恆切禱告,持久忍耐。

默想:
你正處於困難、需要忍耐的境況中嗎?你相信神在亞伯拉罕身上的恩典,今天也要臨到你身上嗎?

祈禱:
奉耶穌得勝的名,斥責一切仇敵的工作,釋放我的心靈。讓我憑著信心回轉到你面前,恆久忍耐,你就要賞賜恩典在我身上。感謝禱告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


資料來源:台灣聖經網